企业等级: | 普通会员 |
经营模式: | 商业服务 |
所在地区: | 广东 深圳 |
联系卖家: |
贝莱心理 先生
![]() |
手机号码: | 13332987156 |
公司官网: | www.beilaixinli... |
公司地址: |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大汪山社区桃园路8号田厦国际中心A座1205 |
发布时间:2022-05-10 12:49:39
学习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历程,需要具备顽强的意志。
那么,意志是什么呢?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美国***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rikson)提出了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他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进行自由选择和自我约束的、不屈不挠的决心”。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历经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核心任务。在***后期(1.5-3岁),孩子迅速掌握了爬、走、推、拉和交谈等许许多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孩子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恰当的反应,将有利于在孩子的人格内部形成意志的品质。
如果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实施过度的外部控制,不允许孩子进行探索,孩子就不能够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这样就会阻碍孩子的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孩子意志品质的形成。
比如,年幼的孩子想尝试自己去取杯子喝水,如果家长担心孩子打破杯子、弄伤自己,或是因看到孩子动作笨拙而无法忍受,便主动帮孩子取杯子、盛水并递到他的手中,这时孩子通常不会表现得开心,甚至可能会大哭,因为你一递,会让他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做好这些事,并因此体验到羞怯,进而丧失自尊和自我控制感。
一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培养得相应的自理能力,没有依靠自己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的成功体验,很难想象这个孩子会有足够的意志力,去投入到他的学习中、去应对学习中的困难。
孩子迷恋手机怎么办?
现在手机等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很多孩子也开始成为“手机控”,小小年纪便不能离开手机了,时时捧着自己或者爸爸妈妈的手机看、玩。吃完饭刷手机,做完作业看手机,没事干也看手机。让他少玩一会儿,主动放下手机,但是每次都是答应得很好还是要在骂声中放下手机。当孩子因为玩手机而作业拖拉,因为学业,该怎么办呢? 孩子迷恋手机在现代家庭中比较常见,很多孩子小小年纪便拥有了自己的手机,有的是父母用过的旧手机,有的是父母给孩子买的新的手机,甚至有些孩子初高中就已经用上了苹果等价值不菲的手机。因为对使用手机缺乏一定的控制,很多孩子成为“手机控”。花费过多的时间在手机上,影响了学业,也影响了身心健康。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但劝说、控制、惩罚或鼓励往往无效。
单亲家庭如何引导孩子学习?
单亲妈妈独自带着孩子,确实在各方面付出的会更多一些,比如在时间、精力甚至是在经济方面。尤其是女儿现在正进入青春期,不再像从前那么乖巧听话了,家长那种急躁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单亲家庭的孩子所面临的的各方面压力可能要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多一些,这样就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情感上的支持。另外女儿刚刚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感和***意识的增强,会使他们不在像从前那样对家长那么顺从听话了,这只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再有就是孩子刚刚进入***中学,可能身边的同学会多一些,原来学校里的优越感已然不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孩子尽快调整好心态,适应新环境,在新班级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鉴于孩子已然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和厌学问题,建议您尽快带孩子来接受正规的心理疏导,在心理老师和您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困境,调整好学习心态,***原有的学习状态。
什么原因让孩子厌学?
8、过高的期望值与功利意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于是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便采取不正当的措施,有些孩子能够忍受,有些孩子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追求。
9、有些家长的功利思想特别严重,一如果邻居的孩子或者同学、同事的孩子比自己孩子成绩好,心理不平衡,便拼命要求孩子争气;二是***化,强化孩子的大人意识,要求他们按***的思想来对待学习,什么搞好学习将来就能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等。事实上,这些功利思想的强化,很***生预期的效果,孩子们往往不仅不买帐,反而麻木不仁,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因为他们的心理并没有成熟到大人的地步,是不可能按照***的思想来生活的,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产品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产品网不涉及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 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
风险提醒:本网站仅作为用户寻找交易对象,就货物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协商,以及获取各类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信息的平台。为避免产生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 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夸张的描述、私人银行账户等都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采购商谨慎对待,谨防欺诈,对于任何付款行为请您慎重抉择!如您遇到欺诈 等不诚信行为,请您立即与产品网联系,如查证属实,产品网会对该企业商铺做注销处理,但产品网不对您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联系:304108043@qq.com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欢迎您向该邮箱发送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
深圳市贝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755-86523852 传真:0755-86523852 联系人:贝莱心理 13332987156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大汪山社区桃园路8号田厦国际中心A座1205 主营产品:心理咨询,抑郁,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
Copyright © 2025 版权所有: 产品网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产品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您好,欢迎莅临贝莱教育,欢迎咨询...